臺灣人的臺灣史---滿清據臺時期12民間自力建設的台灣的水利
自力建設的台灣的水利
台灣在滿清的各種限制下,仍然勇往直前向大自然開發。 開發中最重要的是水利建設。隨著開拓事業的進展,為耕種所需的水利灌溉設備也逐漸被建立起來,所以,在二百十三年間,各地的水利設施多為七百餘處,其灌溉面積達十一萬餘甲,等於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。滿清政府對水利的開發根本是不參與,理由是任期短,見不到水利建設的完工即要返回原籍地,無利可圖,也無遠見。所以可以說台灣全島的水利建設是台灣本地人的努力成果,直至一八三七年曹謹的出現才有官方的支援,也就是滿清據台一百五十四年後才出現一位知縣開發水利。
台灣水利之完備使得稻米生產由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,觀看在同一緯度的中國福建省、廣東省,甚至更南的越南、緬甸並沒有如台灣的生產力。究其原因就是台灣有水利建設的功勞。
水利建設依年代將大概的情況如下述:
一六八六年 墾首施東之子施世榜,利用濁水溪的河水,從一六八六年(康熙二十五年)開始建設,一直到三十四年後,才築成大埤圳,灌溉了半線地區八個村莊,共一百小庄,約一萬九千餘甲的田園,稱之為「八堡圳」。
一七一一年 竹塹地方曾在鄭氏統治時期,有一鄭氏軍人名叫王世傑,在此地從事開墾土地,後來招集同伴開拓土地達數百甲。再到了一七一一年(康熙五十年),現地的住民把已開好的土地推廣至海濱地帶,廣達幾千甲。雍正年間,台灣本地人又合股建立了「隆恩圳」,把竹塹近郊二千餘甲荒地化為水田,造成了著名的水田地帶。
一七二三年 (雍正元年),楊志甲等由貓羅溪引水築成「福馬圳」「深圳」,灌溉半線地方一千餘甲的田地。半線地域在短時期內設有這麼完美的埤圳,也就證實了當時此地的開拓己經相當進展。
一七二三年 葫蘆墩(今之豐原)於一七二三年 (雍正元年),墾殖相當進展,此地居民張振萬,築成一個便利的水利設施,能夠灌溉一千餘甲的水田,鞏固了台灣有數的稻米產地。
一七四○年(乾隆五年)郭錫瑠在台北,由新店溪引水,花費二十年的歲月才完成在當時規模算是較大的埤圳,灌溉附廷一千餘甲的水田。當地百姓為紀念他的遣德,稱其為「瑠公圳」。
一七五○年(乾隆十五年) 漳浦人林成祖為了拓殖枋寮,投入銀五萬兩,完成了「大安圳」,這以當時的社會經濟而言,乃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工程。
一七五二年(乾隆十七年),泉州人吳洛召集同伴,墾殖彰化縣山地邊緣地區的阿罩霧(今之霧峰).斗六.南投一帶。後來,南投的池浪生由烏溪引水灌溉了七○餘村莊的田地。
一七六六年(乾隆三十一年),張必榮,從淡水河引水灌溉新莊一帶築成「後村圳」,把園地變成水田。吳際盛也同在此時,開拓海山堡,建設「福安圳」。
一八三七年 鳳山縣九曲堂原來就有了從下淡水溪引水灌溉的新舊二圳。舊圳水路共四四條,灌溉了五個村莊共有二千七○八甲的田地。新圳水路共四六條,也灌溉附近另外的五個村莊共有一千五○○餘甲,總稱為「五里圳」和「五鳳圳」。一八三七年(道光十七年)曹謹任鳳山知縣時,費時五年,才把原來的灌溉設備改造為兩個大水池。灌溉了附近廣大的田園。
八堡圳(施厝圳)
彰化平原在漢人尚未墾殖以前,住著二個平埔族群,那就是乏福郎族(Favorlang)及洪雅族(Hoanya)。他們的農業生產採用輪耕休田制。後漢人入侵墾殖後仍以平埔族的輪耕休田、陸稻耕作的農業經營方法。從一七一○年至一七三五年在此二十五年間,彰化的耕地增加了一萬一千餘甲的土地。這些耕地的增加與水圳的開發有極密切的關連。
八堡圳是由施世榜所開發 . 施世榜字文標,一六七一年(康熙十年)十月二十五日出生,卒於一七四三年一月二日(乾隆八年),享年七十三。 施世榜在台灣發展史上興建八堡圳,引濁水溪水灌溉彰化平原十分成功,另外他又以墾戶「施長齡」之名,在彰化平原從事墾殖事業。其父施東為康熙半線地方之墾首,並兼營糖業,販與日本,致富。施世榜在一七二六年加以擴大並買下鹿港大片塭地,兼事魚蝦養殖,定居鹿港,為其子孫奠定傳世基業。
施世榜見到台灣中部有高山,其水流落差大,水源充沛到氾濫成災,但是到了乾季卻又沒水。所以於一七○九年開始建造水圳,來解決灌溉問題。自鼻仔頭(今彰化縣二水鄉)設圳頭,挖掘渠道,引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農田。(下圖為八堡二圳在二水的取水口)
水圳的建設十分艱難,所幸有位自稱林先生的水利專家前來,教導利用藤竹做成壩籠,安置在河中將溪水引入大圳。在滿水期時,壩籠可以避免水勢直衝圳道,破壞水圳;乾旱期可以匯聚水源導入圳道。 它是以藤編成之頭寬尾狹之圓椎型壩籠,狀如倒筍,故又稱「圓筍」或「倒筍」。「壩籠」在旱季有導水入圳的功用,雨季且能堵濁水溪水氾濫侵蝕河堤之功能。(右圖即為壩籠,藤竹所製造,內置滿溪石,眾多的壩籠排列整齊置於河道上。此圖之圓筍豎立狀,但在溪河上是躺著的,此壩籠攝於二水林先生廟前)
用此壩籠施世榜花了10年時間,終於在康熙五十八年竣工,流經一百零三莊,灌溉當時彰化縣全區十三堡中的東螺東堡、東螺西堡、武東堡、武西堡、燕霧上堡、燕霧下堡、馬芝堡及線東堡等八堡,為清代全臺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。其灌溉面積一萬二千餘甲地,涵蓋一半以上的彰化縣域。
完成的水圳興建,由於是引用濁水溪之水,水圳最初被稱為「濁水圳」,又因為這條水圳屬於施家的產業,大家都稱為「施厝圳」。水圳灌溉的面積包括當時彰化平原十三個堡中的八個,因此又稱「八堡圳」。 施世榜欲謝這位台灣最早的水利工程師,但林老先生拒絕受酬,也不示姓名,只自稱「林先生」,後人仰其恩德。所以在二水取水口附近建一廟宇以資紀念,此廟稱為「林先生廟」(右圖)。
滿清據台二一三年中,台灣有三大水利工程,分別在北部的郭錫瑠父子建造的瑠公圳、中部施世榜興建的八堡圳及南部曹謹闢建的曹公圳。三個水圳以以八堡圳的興建最早,同時灌溉面積最大,所以後人將施世榜尊稱為台灣水利建設的祖師爺。八堡圳與臺南縣的通埒圳、新竹縣的隆恩圳,並稱為台灣三大古老埤圳。
八堡圳沿途流經滿清時期的八個堡界,日據時期的一市十四街庄,目前的十四個鄉鎮市(二水、田中、社頭、員林、大村 花壇、秀水、鹿港、田尾、永靖、埔心、溪湖、埔鹽及福興等鄉鎮)。可以稱為是孕育著彰化這一大片土地的「母親河」。八堡圳其長度本支八十九里,分流總延長為二百三十餘里,林先生廟中主祀林先生神位,並配祀開圳有功的施世榜、黃仕卿祿位(請參閱下圖)
八個堡名及其涵蓋區域:
1、 東螺東堡:今天二水鄉全部、永靖、田中、田尾的局部。
2、 東螺西堡:今埤頭、溪洲及田尾局部,北斗鎮全部。
3、 武東堡:今社頭、田中、員林的局部。
4、 武西堡:今員林、溪湖及田尾鄉的局部。
5、 燕霧上堡:今花壇鄉全部、秀水鄉局部。
6、 燕霧下堡:大村鄉全部、員林鄉大部。
7、 線東堡:今彰化市全部、和美鎮局部。
8、 馬芝上堡:鹿港鎮及福興鄉、秀水、埔鹽的局部。
日本人佔據台灣後在一八九七年將此圳的主權脫離施長齡,強制改為公有,合併在台中州公共埤圳連合會。並舉鹿港辜顯榮為圳長,管理經營圳務。
二水鄉的名稱由來,因滿清時期有二分水圳與八堡圳,二條水圳間所聚集的鄉村,鄉民將二分水圳與八堡圳,各取其一字為鄉名。一九二○年改稱「二水」。
施世榜在台灣並無建祠堂,但有二處廟宇供奉神位以施長齡名而立之牌立。一是在彰化縣二水鄉鼻仔頭八堡圳的源頭建「林先生廟」。另一處在鹿港媽祖右廂房。施世榜的義行風範,澤被萬民,建有敬聖樓、修鳳山縣學宮、捐海東書院學租、建恩赦橋、修晉江文廟…等,有蹟可徵。
瑠公圳
清代台北盆地的水利設施中,有十七條埤圳,全部都是私人所興建。因水利興建直接就引起稻米起耕作習慣的改變,由粗放燒墾改為集約化耕作,又產量大生長快的水稻促使糧食生產量大增。 另一方面在中國福建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,對台灣米的需求日益殷切,以至台灣的米價上揚,這樣的因素促使台灣的埤圳開鑿遂漸興旺起來,如此達到稻米生產量大增。
台灣開墾通常以大面積來操作,所以墾首以合股開墾方式進行。在台北盆地水利的開發也促使人口的快速成長,其中以公圳、大坪林圳及內湖陂(又名「霧裏薛圳」)最為重要。 這三大圳全是先民私人斥資興建,此時的滿清政府的官員因看不到立即的利益,所以絕不會做有利台灣人的建設。同時也不會對興建者的資金、技術、及面對「番害」加以協助與保護。台灣人的努力使埤圳能灌溉近二千多甲的水田,這樣都是在個人努力下促進台灣經濟的繁榮。
郭錫瑠別名郭天錫,生於一七○五年漳州府,隨父定居台灣半線(彰化),後遷至大加蚋,居中崙(今台北長安東路、八德路一帶),郭錫在一七四○年(乾隆五年)開鑿「大坪林合興寮石腔頂圳」,但受地勢險惡、「生番」滋擾等因素,加上水源不足而失敗。 至一七五三年又進行開發。對一些圳路必須鑿石穿山,至一七六○年石堤、石腔完工,大約至一七六五年才完成了「瑠公圳」(又名金合川圳)
大坪林圳灌溉五庄,即十四張庄、二十張庄、十二張庄、七張仔庄與寶斗厝等五庄,這是由蕭妙興領導開鑿的。其水引自青潭溪,灌田四百六十五甲。郭錫?與蕭妙興等合股,由蕭妙興提供地界,作為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圳路,以換取大坪林圳的水源。這是割地換水的方法,解決了水源問題。在使用青潭水入圳,因工程浩大,郭錫瑠遂盡賣彰化田產,獨資二萬餘元,動工開鑿,眾人有感其德所以取名為「瑠公圳」。(現今新生北路高架橋即是利用公圳水路之地所建的)
在開圳過程中,因山地「生番」還經常結隊出草,漢人受襲,傷亡甚多。所以漢人在今古亭設立鼓亭,以便報警,(今台北市古亭區業已更名為中正區)。又在水源地區創設公館,派壯丁駐守。這就是古亭、公館地名的由來。郭錫瑠又必須深入原住民地區,所以娶原住民為妾,又雇用二位原住民為保鏢,如此與原住民打成一片。又水圳一定要越過景尾溪(景美溪),工程必是採用架設平底木涀(水橋) 。(如下圖)
但是水橋完成後,人們就赤足通行於上,視為橋樑使用,所以不久水橋就損壞,所以郭錫就挖掘地道貫景美溪底,用水缸將底部除去後,一個個接起來成為暗渠,以便水道通行。不過在一七六五年(乾隆三十年)洪水氾濫,將所設圳道、暗渠等全部沖毀。二十餘年的經營遭此慘痛打擊,乃卒於同年十一月十八日,享年六十一歲。謚曰「寬和先生」,葬於錫口山北之下塔悠。
郭錫瑠逝世後,其長子郭元芬繼承父志,於一七六七年著手變更圳頭,取水口改設於大宅庄,築成了現在公圳取水口。郭元芬又架設跨越景尾溪的水橋,從平底改為尖底,稱為「菜刀剪」。
曹公圳
道光年間(一八二四至一八五○年)的開拓,在滿清據台時期台灣水圳建設的後期,以鳳山縣下「曹公圳」築成的前、後期最為出色。鳳山縣九曲堂原來早就有從下淡水溪(今稱高屏溪)引水灌溉的新舊二圳。舊圳水路共四四條,灌溉了五個村莊共有二千七○八甲的田地。新圳水路共四六條,也灌溉附近另外的五個村莊共有一千五○○餘甲,總稱為「五里圳」和「五鳳圳」。
一八三七年(道光十七年)曹謹任鳳山知縣時,將原有的五里圳、五鳳圳改為兩個大水池,費時五年,灌溉了附近的田園,這沿用到日據時代,新的灌溉設備完成之後,才被毀壞。
台灣在滿清的各種限制下,仍然勇往直前向大自然開發。 開發中最重要的是水利建設。隨著開拓事業的進展,為耕種所需的水利灌溉設備也逐漸被建立起來,所以,在二百十三年間,各地的水利設施多為七百餘處,其灌溉面積達十一萬餘甲,等於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。滿清政府對水利的開發根本是不參與,理由是任期短,見不到水利建設的完工即要返回原籍地,無利可圖,也無遠見。所以可以說台灣全島的水利建設是台灣本地人的努力成果,直至一八三七年曹謹的出現才有官方的支援,也就是滿清據台一百五十四年後才出現一位知縣開發水利。
台灣水利之完備使得稻米生產由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,觀看在同一緯度的中國福建省、廣東省,甚至更南的越南、緬甸並沒有如台灣的生產力。究其原因就是台灣有水利建設的功勞。
水利建設依年代將大概的情況如下述:
一六八六年 墾首施東之子施世榜,利用濁水溪的河水,從一六八六年(康熙二十五年)開始建設,一直到三十四年後,才築成大埤圳,灌溉了半線地區八個村莊,共一百小庄,約一萬九千餘甲的田園,稱之為「八堡圳」。
一七一一年 竹塹地方曾在鄭氏統治時期,有一鄭氏軍人名叫王世傑,在此地從事開墾土地,後來招集同伴開拓土地達數百甲。再到了一七一一年(康熙五十年),現地的住民把已開好的土地推廣至海濱地帶,廣達幾千甲。雍正年間,台灣本地人又合股建立了「隆恩圳」,把竹塹近郊二千餘甲荒地化為水田,造成了著名的水田地帶。
一七二三年 (雍正元年),楊志甲等由貓羅溪引水築成「福馬圳」「深圳」,灌溉半線地方一千餘甲的田地。半線地域在短時期內設有這麼完美的埤圳,也就證實了當時此地的開拓己經相當進展。
一七二三年 葫蘆墩(今之豐原)於一七二三年 (雍正元年),墾殖相當進展,此地居民張振萬,築成一個便利的水利設施,能夠灌溉一千餘甲的水田,鞏固了台灣有數的稻米產地。
一七四○年(乾隆五年)郭錫瑠在台北,由新店溪引水,花費二十年的歲月才完成在當時規模算是較大的埤圳,灌溉附廷一千餘甲的水田。當地百姓為紀念他的遣德,稱其為「瑠公圳」。
一七五○年(乾隆十五年) 漳浦人林成祖為了拓殖枋寮,投入銀五萬兩,完成了「大安圳」,這以當時的社會經濟而言,乃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工程。
一七五二年(乾隆十七年),泉州人吳洛召集同伴,墾殖彰化縣山地邊緣地區的阿罩霧(今之霧峰).斗六.南投一帶。後來,南投的池浪生由烏溪引水灌溉了七○餘村莊的田地。
一七六六年(乾隆三十一年),張必榮,從淡水河引水灌溉新莊一帶築成「後村圳」,把園地變成水田。吳際盛也同在此時,開拓海山堡,建設「福安圳」。
一八三七年 鳳山縣九曲堂原來就有了從下淡水溪引水灌溉的新舊二圳。舊圳水路共四四條,灌溉了五個村莊共有二千七○八甲的田地。新圳水路共四六條,也灌溉附近另外的五個村莊共有一千五○○餘甲,總稱為「五里圳」和「五鳳圳」。一八三七年(道光十七年)曹謹任鳳山知縣時,費時五年,才把原來的灌溉設備改造為兩個大水池。灌溉了附近廣大的田園。
八堡圳(施厝圳)
彰化平原在漢人尚未墾殖以前,住著二個平埔族群,那就是乏福郎族(Favorlang)及洪雅族(Hoanya)。他們的農業生產採用輪耕休田制。後漢人入侵墾殖後仍以平埔族的輪耕休田、陸稻耕作的農業經營方法。從一七一○年至一七三五年在此二十五年間,彰化的耕地增加了一萬一千餘甲的土地。這些耕地的增加與水圳的開發有極密切的關連。
八堡圳是由施世榜所開發 . 施世榜字文標,一六七一年(康熙十年)十月二十五日出生,卒於一七四三年一月二日(乾隆八年),享年七十三。 施世榜在台灣發展史上興建八堡圳,引濁水溪水灌溉彰化平原十分成功,另外他又以墾戶「施長齡」之名,在彰化平原從事墾殖事業。其父施東為康熙半線地方之墾首,並兼營糖業,販與日本,致富。施世榜在一七二六年加以擴大並買下鹿港大片塭地,兼事魚蝦養殖,定居鹿港,為其子孫奠定傳世基業。
施世榜見到台灣中部有高山,其水流落差大,水源充沛到氾濫成災,但是到了乾季卻又沒水。所以於一七○九年開始建造水圳,來解決灌溉問題。自鼻仔頭(今彰化縣二水鄉)設圳頭,挖掘渠道,引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農田。(下圖為八堡二圳在二水的取水口)
水圳的建設十分艱難,所幸有位自稱林先生的水利專家前來,教導利用藤竹做成壩籠,安置在河中將溪水引入大圳。在滿水期時,壩籠可以避免水勢直衝圳道,破壞水圳;乾旱期可以匯聚水源導入圳道。 它是以藤編成之頭寬尾狹之圓椎型壩籠,狀如倒筍,故又稱「圓筍」或「倒筍」。「壩籠」在旱季有導水入圳的功用,雨季且能堵濁水溪水氾濫侵蝕河堤之功能。(右圖即為壩籠,藤竹所製造,內置滿溪石,眾多的壩籠排列整齊置於河道上。此圖之圓筍豎立狀,但在溪河上是躺著的,此壩籠攝於二水林先生廟前)
用此壩籠施世榜花了10年時間,終於在康熙五十八年竣工,流經一百零三莊,灌溉當時彰化縣全區十三堡中的東螺東堡、東螺西堡、武東堡、武西堡、燕霧上堡、燕霧下堡、馬芝堡及線東堡等八堡,為清代全臺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。其灌溉面積一萬二千餘甲地,涵蓋一半以上的彰化縣域。
完成的水圳興建,由於是引用濁水溪之水,水圳最初被稱為「濁水圳」,又因為這條水圳屬於施家的產業,大家都稱為「施厝圳」。水圳灌溉的面積包括當時彰化平原十三個堡中的八個,因此又稱「八堡圳」。 施世榜欲謝這位台灣最早的水利工程師,但林老先生拒絕受酬,也不示姓名,只自稱「林先生」,後人仰其恩德。所以在二水取水口附近建一廟宇以資紀念,此廟稱為「林先生廟」(右圖)。
滿清據台二一三年中,台灣有三大水利工程,分別在北部的郭錫瑠父子建造的瑠公圳、中部施世榜興建的八堡圳及南部曹謹闢建的曹公圳。三個水圳以以八堡圳的興建最早,同時灌溉面積最大,所以後人將施世榜尊稱為台灣水利建設的祖師爺。八堡圳與臺南縣的通埒圳、新竹縣的隆恩圳,並稱為台灣三大古老埤圳。
八堡圳沿途流經滿清時期的八個堡界,日據時期的一市十四街庄,目前的十四個鄉鎮市(二水、田中、社頭、員林、大村 花壇、秀水、鹿港、田尾、永靖、埔心、溪湖、埔鹽及福興等鄉鎮)。可以稱為是孕育著彰化這一大片土地的「母親河」。八堡圳其長度本支八十九里,分流總延長為二百三十餘里,林先生廟中主祀林先生神位,並配祀開圳有功的施世榜、黃仕卿祿位(請參閱下圖)
八個堡名及其涵蓋區域:
1、 東螺東堡:今天二水鄉全部、永靖、田中、田尾的局部。
2、 東螺西堡:今埤頭、溪洲及田尾局部,北斗鎮全部。
3、 武東堡:今社頭、田中、員林的局部。
4、 武西堡:今員林、溪湖及田尾鄉的局部。
5、 燕霧上堡:今花壇鄉全部、秀水鄉局部。
6、 燕霧下堡:大村鄉全部、員林鄉大部。
7、 線東堡:今彰化市全部、和美鎮局部。
8、 馬芝上堡:鹿港鎮及福興鄉、秀水、埔鹽的局部。
日本人佔據台灣後在一八九七年將此圳的主權脫離施長齡,強制改為公有,合併在台中州公共埤圳連合會。並舉鹿港辜顯榮為圳長,管理經營圳務。
二水鄉的名稱由來,因滿清時期有二分水圳與八堡圳,二條水圳間所聚集的鄉村,鄉民將二分水圳與八堡圳,各取其一字為鄉名。一九二○年改稱「二水」。
施世榜在台灣並無建祠堂,但有二處廟宇供奉神位以施長齡名而立之牌立。一是在彰化縣二水鄉鼻仔頭八堡圳的源頭建「林先生廟」。另一處在鹿港媽祖右廂房。施世榜的義行風範,澤被萬民,建有敬聖樓、修鳳山縣學宮、捐海東書院學租、建恩赦橋、修晉江文廟…等,有蹟可徵。
瑠公圳
清代台北盆地的水利設施中,有十七條埤圳,全部都是私人所興建。因水利興建直接就引起稻米起耕作習慣的改變,由粗放燒墾改為集約化耕作,又產量大生長快的水稻促使糧食生產量大增。 另一方面在中國福建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,對台灣米的需求日益殷切,以至台灣的米價上揚,這樣的因素促使台灣的埤圳開鑿遂漸興旺起來,如此達到稻米生產量大增。
台灣開墾通常以大面積來操作,所以墾首以合股開墾方式進行。在台北盆地水利的開發也促使人口的快速成長,其中以公圳、大坪林圳及內湖陂(又名「霧裏薛圳」)最為重要。 這三大圳全是先民私人斥資興建,此時的滿清政府的官員因看不到立即的利益,所以絕不會做有利台灣人的建設。同時也不會對興建者的資金、技術、及面對「番害」加以協助與保護。台灣人的努力使埤圳能灌溉近二千多甲的水田,這樣都是在個人努力下促進台灣經濟的繁榮。
郭錫瑠別名郭天錫,生於一七○五年漳州府,隨父定居台灣半線(彰化),後遷至大加蚋,居中崙(今台北長安東路、八德路一帶),郭錫在一七四○年(乾隆五年)開鑿「大坪林合興寮石腔頂圳」,但受地勢險惡、「生番」滋擾等因素,加上水源不足而失敗。 至一七五三年又進行開發。對一些圳路必須鑿石穿山,至一七六○年石堤、石腔完工,大約至一七六五年才完成了「瑠公圳」(又名金合川圳)
大坪林圳灌溉五庄,即十四張庄、二十張庄、十二張庄、七張仔庄與寶斗厝等五庄,這是由蕭妙興領導開鑿的。其水引自青潭溪,灌田四百六十五甲。郭錫?與蕭妙興等合股,由蕭妙興提供地界,作為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圳路,以換取大坪林圳的水源。這是割地換水的方法,解決了水源問題。在使用青潭水入圳,因工程浩大,郭錫瑠遂盡賣彰化田產,獨資二萬餘元,動工開鑿,眾人有感其德所以取名為「瑠公圳」。(現今新生北路高架橋即是利用公圳水路之地所建的)
在開圳過程中,因山地「生番」還經常結隊出草,漢人受襲,傷亡甚多。所以漢人在今古亭設立鼓亭,以便報警,(今台北市古亭區業已更名為中正區)。又在水源地區創設公館,派壯丁駐守。這就是古亭、公館地名的由來。郭錫瑠又必須深入原住民地區,所以娶原住民為妾,又雇用二位原住民為保鏢,如此與原住民打成一片。又水圳一定要越過景尾溪(景美溪),工程必是採用架設平底木涀(水橋) 。(如下圖)
但是水橋完成後,人們就赤足通行於上,視為橋樑使用,所以不久水橋就損壞,所以郭錫就挖掘地道貫景美溪底,用水缸將底部除去後,一個個接起來成為暗渠,以便水道通行。不過在一七六五年(乾隆三十年)洪水氾濫,將所設圳道、暗渠等全部沖毀。二十餘年的經營遭此慘痛打擊,乃卒於同年十一月十八日,享年六十一歲。謚曰「寬和先生」,葬於錫口山北之下塔悠。
郭錫瑠逝世後,其長子郭元芬繼承父志,於一七六七年著手變更圳頭,取水口改設於大宅庄,築成了現在公圳取水口。郭元芬又架設跨越景尾溪的水橋,從平底改為尖底,稱為「菜刀剪」。
曹公圳
道光年間(一八二四至一八五○年)的開拓,在滿清據台時期台灣水圳建設的後期,以鳳山縣下「曹公圳」築成的前、後期最為出色。鳳山縣九曲堂原來早就有從下淡水溪(今稱高屏溪)引水灌溉的新舊二圳。舊圳水路共四四條,灌溉了五個村莊共有二千七○八甲的田地。新圳水路共四六條,也灌溉附近另外的五個村莊共有一千五○○餘甲,總稱為「五里圳」和「五鳳圳」。
一八三七年(道光十七年)曹謹任鳳山知縣時,將原有的五里圳、五鳳圳改為兩個大水池,費時五年,灌溉了附近的田園,這沿用到日據時代,新的灌溉設備完成之後,才被毀壞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