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人的臺灣史---滿清據臺時期16臺灣主要經濟活動的米,糖,茶。

經濟活動
台灣在滿清的壓制下卻無法控制台灣的經濟活動,台灣以價廉物美的米、糖出口至中國,並從中國進口雜貨、日用品。中國對台灣商品殷切的需要,促使台灣農產物市場發展迅速。
台灣人以台南安平為海上運輸中心,將台灣島內各處所生產的物品與中國大陸進行貿易,所以在一七二五年,在台南成立了商人同業組織「台南府三郊」。這種商業組織的出現,加速了台灣農村經濟。

再到十八世紀後半,台灣移民逐漸進入高潮,私渡來台者接踵而至,隨之土地開拓由南至北的掀起空前盛況,島內商業及大陸貿易更為發展。於是,各港開港的時間是一七八四年鹿港、一七九二年八里坌、一七九四年艋鉀。「一府二鹿三艋鉀」的本島性商品流通機構由此告成。大陸貿易也更加興旺,商人和商品的往來也愈趨頻繁。

滿清政府于一八四三年(道光二三年),把舊有的田賦穀納制,改為新的銀納制,原本這種將制度的更改是為更有貪污的機會(請參閱p郭光侯事件),但在另一方面也擴大貨幣經濟、商品經濟。

滿清在鴉片戰爭(一八四二年)戰敗後,歐美勢力大舉侵略中國,台灣此時也與中國一樣受到西方的壓力,台灣各港口開放,如淡水(一八六二年).雞籠(一八六三年)。安平(一八六四年).旗後(一八六四年)。又台灣物產豐富為西方列國所需,所以大批的西方洋行也來到台灣,直接引起台灣茶、台灣糖對外輸出。

台灣米 
滿清據台二百餘年間,台灣本地人辛勤開墾,已將台灣成為米倉。以濁水溪為界,濁水溪之南是以種植甘蔗為主,濁水溪之北的台中.豐原.新竹.桃園.台北盆地等地方,都成為著名的產米地帶。所以有「南糖北米」之名。台灣在二百年間人口增加,水利發達,生產自然也大幅增加。米的產量不但足夠島內的消費,而且還可把剩餘的米穀輸出於糧食不夠的中國大陸尤其是福建,接濟了該地的常年飢荒,又供應滿清水陸官兵等軍糧,這種糧食的接濟被當時人稱為「台運」。「台運」這個名辭有如二次世界大戰後的「美援」。

滿清統治時期,台灣的米價並不平靜,有時是因福建米價高,商人追求利潤從台灣大量運糧,有時是貪官為自肥私腹而勾結奸商操縱島內的糧食供應。因台灣米有人不斷的偷運出口,或囤積居寄,因此,台灣雖然自己生產大量的米穀,但常年為了糧食短缺或米價變化不定,而民不聊生。台灣米運至福建,除了供應民需之外,還有滿清把其在台灣所課征的公糧運至中國本土充當兵餉。

在滿清政府方面,於一七二二年(康熙六十一年),巡視台灣御史.黃叔璥嚴格取締偷運台米出口,繼之,一七二六年(雍正四年),卻有閩浙總督.高其倬呈上「請開台灣米禁疏」,一七三六年(乾隆元年)又有巡視台灣御史.張湄呈上「請採買米穀按豐歉酌價疏」等,由上則可清楚看到滿清政府把台灣生產的糧食任意操盤反覆無常。滿清據台,亦和鄭氏同樣,把台灣米穀搬回中國。有時糧運過量,滿清政府即定下制限到廈門每船只許帶食米六十石。到了康熙未葉(十八世紀初葉),台灣產米日益增多,輸出外洋,銷售於日本.南洋各地。到了咸豐年間(十九世紀中葉),英國商船開始從呂宋等南洋各地運米供應福建,因此台米價格一落千丈,導致台灣農民更陷於窘境。這個因素在一八四三年發生郭光侯起義事件。

雍正年間(一七二三年~一七三五年)台灣供應兵米兵穀、眷米眷穀至中國。台灣每年運至內地兵眷米穀八萬五十二百九十七石,閏年八萬九千五百九十五石。嘉慶十六年,閩浙總督汪志伊,…分三次運回穀十萬石。其結果使台灣人缺米,於是台灣米價暴漲。從上述可以知道,台灣巳在滿清時代就成為著名的產米地區,更能知道滿清對台米予取予求,剝削台灣的苛酷。

台灣糖
台灣的甘蔗種植,據聞是野生的,因十四世紀末,汪大淵的(島史志略),有記載台灣原住民(煮海水為鹽,釀蔗將為酒),說明當時已有蔗作(亦可能為野蔗),到底蔗作何時傳入台灣則不得而知。荷蘭人是海上商業民族,在統治台灣三十八年間(一六二四~一六六二年)台灣的土地被荷人運用為種植甘蔗,將甘蔗製成砂糖後成為荷蘭時代最重要的輸出品,而銷售至日本.波斯等地。台灣後來遭受滿清統治,也承繼荷人的後塵,將可以獲利的甘蔗持續開發,並以濁水溪以南之地為主要產地。

製糖的方法,在雍正初年(一七二五年)前後,是使用牛力兼人力的「糖部」或「蔗部」。這種糖部的製糖方式,乃一直殘存至日據時代的末期(一九二○年代)才被日本資本的新式製糖廠併吞殆盡。

滿清初期,台灣的砂糖除了輸出於中國本上之外,還有輸售日本.南洋各地。
雍正年間(一七二三年至一七三五年),在台灣府治(今之台南市)所組織的商業行郊同業團體之中,「北郊」乃是以運台灣糖至中國華北為主,因此北郊又稱為「糖郊」。
此時,台灣的砂糖貿易,西方人所控制,英國人居首,美國人.澳大利亞人次之。

一八五九年(咸豐九年)六月,趁著日本宣佈開放港口之際,歐美外國商人即把大量的台糖輸售於日本。「福州及廈門商船十三艘入港長崎,裝載貨物,多記台灣砂糖。」(林恕「華夷變態」)。一八七三年(同治一二年)澳大利亞的砂糖洋行(Melbourne Sugar House),於打狗(高雄)收買大量的砂糖,運回本國。於是,英美貿易商的怡記.德記.海興.東興.慶記.美達等,以駐在香港的(香港上海銀行.印度特許銀行.美國國民銀行)等為背景,都來台灣採辦砂糖。砂糖的運輸由英商忌利士海運公司(Douglus)所獨佔。

由於外商積極把台糖輸售於歐美諸國以致外國市場擴大,所以台灣的砂糖貿易迅速裘展,把其每年的產量之七,八○%銷售於外國市場。即是
(一) 一八五六年輸出 計有 二一,二八○千英磅
(二) 一八七○年   計有 七九,四七一千英磅
(三) 一八八○年 計有一四一,五三一千英磅
(四) 一八八四年 計有一二八,六三二千英磅
(五) 一八九○年 計有 九六,一八三千英磅
(六) 一八九三年 計有 六七,九一九千英磅
(七) 一八九○年 計有 九七,八三一千英磅
(八) 一八九五年 計有 九四,二一四千英磅。

其中,白糖的輸出數量,僅佔10%左右,其餘都是粗製砂糖。這樣,歐美人所獨佔的台糖輸出的商權日益鞏固,一直到日本佔領後,經過十年才被總督府及日本資本家所奪去。
台灣農民在種植甘蔗、製糖方面,由於蔗農所繳付的稅金,規定全都以砂糖繳納大小租及其他各種強徵苛稅,又在砂糖生產的過程中,也得借貸生產資金及購置生產設備,此時又受到高利貸資本者的剝削。雖然在國內生產是飽受欺壓,但是國際上台灣糖卻與其他國互爭長短,並佔有一席之地。

台灣茶FORMOSA TEA(烏龍茶) 
在雍正年間(十八世紀初葉)對台灣茶的記錄是「水沙連內山產土茶,色綠如松蘿,味甚清洌,能解暑毒消腹脹,亦云佳品」。由此可知,台灣已有土產的茶葉,福建茶種後來才移入。
嘉慶年間(一七九六年至一八二○年),才從福建傳來武夷茶種,移植於台灣北部。道光年間(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五○年),台灣茶在台灣北部的大科崁(今之大溪).文山堡(今之新店)等地大量種植。製茶業逐漸興隆,茶商即把這茶銷往福州。

一八六五年(同治四年),英人約翰.杜益度(John Dodd)在台北名人李春生〈有台灣茶業之父稱呼〉協助下,他看到北部的文山堡.海山堡(今之大枓崁.板橋.土城等山地),土質頗適於栽植茶樹,勸誘淡水農民改種茶樹,次年一八六六年引進安溪茶種,貸款該地農民,鼓勵栽種和製茶。並悉數收購,一八六七年(同治六年),他收買其所製的茶葉試銷澳門,極博聲譽,於是,乃開設「茶館」於台北艋胛街,著手精製,此為台灣的「烏龍茶」(Oolong-Tea)之開端。

在一八六九年終於不經過廈門,將二千一三一擔(二十一萬三千一○○斤)烏龍茶由淡水直接銷售到美國的紐約,大受歡迎,由於是打著Formosa Tea的商標,從此台灣茶的名聲遠播世界之後,外商陸續來台北設立洋行,福建茶商也陸續設立茶行,從事茶葉生意,台灣茶自此興起。從此台灣烏龍茶以「福爾摩薩茶」(Formosa-Tea)著名於世。關於台灣茶的擴大其世界市場,靠賴當時駐在淡水的英國領事,也是台灣博物學研究家的斯因哮(Robert Swinhoe)的聲援推銷不小。
因此,台灣北部山岳邊緣地區很快就變成茶園,茶葉的輸出飛躍發展。
(一)一八七○年輸出共計 一,四○五千英磅,
(二)一八八○年 共計一二,○六三千英磅 (十年之中增為九倍),
(三)一八八四年 共計一三,一五五千英磅,
(四)一八九○年 共計一七,○一七千英磅,
(五)一八九三年 共計二一,九○六千英磅 (此時期最高峰),
(六)一八九四年 共計二○,五三四千英磅,
(七)一八九五年 共計一九,五五六千英磅。

正是「台灣北部之榮枯,端賴茶業之盛衰耳。」(James W.Davison,The Island of Formosa, Past and Present P457)。一八七三年(同治一二年)前後,受到國際貿易停滯的因素,因此,台灣改變為將粗製的烏龍茶運往福州,改製為「包種茶」(花茶)。 一八八一年(光緒七年),吳河洛的「源隆號」由泉州同安縣來台,開始製茶。因台灣台北大稻埕為國內外茶商都聚在此地,如「建成號」(合興)等,台灣茶業外銷又再興旺。

這樣,台灣茶的聲譽愈來愈高,即有逐漸超越中國茶之勢,就如上述,於一八六五年(同治四年)輸出僅有一三萬六千斤,到了一八九三年(光緒十九年) 遂增至一,六三九萬四千斤。這就是在二十九年間台灣茶的輸出增加了一百二十倍。由以上數字即可了解台灣茶闖入世界舞台。當時,來台從事收購糖.茶.樟腦等台灣特產的外商《洋行》,主要有英商的 Dodd & Co.Tait & Co. Elles &Co.Jerden Madison & Co. Boyd & Co. 及 Smith Baker & Co.Brown & Co. Mercantile & Co.

包種茶與烏龍茶同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半發酵茶,且是現今台灣茶的主流。包種茶的製法與烏龍茶的製法同是來自福建,與烏龍茶稍有不同之處,在其發酵程度較輕,有包種花茶與包種素茶兩種。台灣包種茶的市場最初是在華僑最多的東南亞,特別是爪哇〈今印尼〉,其次是香港、泰國、新加坡、菲律賓、越南等地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臺灣人的臺灣史---滿清據臺時期17台灣三寶樟腦、蔗糖、茶葉及金礦的開采

臺灣人的臺灣史---鄭氏王朝11鄭氏王朝的内政與外貿

臺灣人的臺灣史---滿清據臺時期12民間自力建設的台灣的水利